Eros and Intimacy: Connecting with Your Creative Life Force ~ Bilingual Online Program

| 導師:Elfi Dillon-Shaw + 李文淑 Wen-Shwu Lee
| 時間:6/19, 20, 26, 27, 2021
| 學員:121人


課程回顧
我們的參與者人數再創新高 — 121人(36人來自加拿大Haven網站,85人來自中國團隊網站)。參與者來自四大洲12個國家:

歐洲 – 巴黎/法國、羅馬/意大利、瑞士
北美 – 洛杉磯/舊金山/達拉斯/美國,加布里奧拉島/加拿大
大洋洲 – 新西蘭、悉尼/澳大利亞
亞洲 – 中國、台灣、馬來西亞、新加坡、日本

我們這次課程有8個男性,這次所有的註冊者都是中國背景。對於這樣一個敏感話題,尤其是在中國和東方文化的背景下,我們從參與學員那裡收到了非常好的回響。我對 Elfi 老師深表感謝 – 感謝您如此深入和豐富地引導了這次學習旅程。 還要感謝整個團隊,包括加拿大的海文工作夥伴和中國團隊,以及我們來自中國和台灣16名實習生,他們在線上和線下為16個小組提供關懷與支持。 這是一個團隊合作和共同創造的過程。 謝謝你們!

We had a new high on the number of participants – 121 (36 from Haven Canada website and 85 from The China Team’s website). The participants came from four continents covering 12 countries:

Europe – Paris/France, Rome/Italy, Switzerland
North America – LA/Sanfrancisco/Dallas/USA, Gabriola/Canada
Oceania – New Zealand, Sydney/Australia
Asia – China, Taiwan, Malaysia, Singapore, Japan

We had 8 males on the program, and this time all registrants are Chinese background. We received extremely well feedbacks from participants for a sensitive topic as such, especially in a context of China and Chinese culture. My deep appreciation to Elfi – for your heart and skills in guiding the program in such depth and richness. I also want to give my appreciation to the whole team, including the Haven in Canada and the China Team, and our 16 interns from China and Taiwan who facilitated the 16 small groups online and offline. This is a teamwork and a process of co-creation. Thank you ALL!

讓生命充滿活力與趣味
愛神(愛洛斯)的力量,或者説:生命的能量,也就是創造的力量,讓我們與生命活水和大自然連結。這股力量在我們的身體內不斷循環,也讓我們相互吸引,我們每一個人的生命也因著倆人的愛神之舞而誕生!

人際關係中,愛神(愛洛斯)的能量常會造成我們之間的誤解、困擾、羞愧,和罪惡感。但是,如果我們能學習把心敞開,深入了解愛神的智慧與能量,誏這股能量在我們的生命和人際關係中不斷循環,我們就能打開我們的感官知覺,無論是和自己獨處,或是與他人同在,我們能夠學習全然地活在生命的喜悅中。在我們了解和分享愛神的智慧時,我們也學習擁抱脆弱並且真實存在。

在這個充滿冒險的精彩課程中,我們邀請您一起來學習,如何滋養並連結愛神的能量。假設您有伴侶,您也可以練習如何將這些美妙的經驗與您的伴侶分享。經由身心合一的體驗,分享對話,以及自我省思,期待大家都有機會一起洞見連結愛神能量與靈性經驗的新視野。

在大多數恩愛的伴侶間,愛神的能量有時候也會如潮水般的消退;在關係中這可能會帶來苦痛和誤解。課程中我們會一起來探索如何不是以羞愧,而是用一顆誠摯並充滿愛的心來溝通我們逐漸消退的愛神能量。

每次的課程將以不同的焦點來深入我們的主題「愛神與親密」,我們邀請學員在課程與課程間持續地反思落實所學。課中所有的探索練習也將尊重個人不同的選擇以及尊重界限的方式進行。課程的形式包括:

  • 身心合一的靜心冥想
  • 愛神和親密主題簡報
  • 創意與經驗式的學習
  • 小組分享與自我省思
  • 回家作業的落地實習

課程主題與重點

  • 活在愛洛斯能量大海中的七個元素:感官知覺、性感能量、角色物化、親密連結、性別認同、全人健康,靈性價值。
  • 在感官知覺中的生命甦醒
  • 性感能量與角色物化:性感與權力的關係,浪漫過後的愛神探索
  • 親密連結:關係中的愛神之舞,渴望安定與渴望新奇的對立與包容,從權力邁向連結
  • 全人健康:身體的、靈性的、以及關係的,性別角色,靈性價值

Daily life as “For Play”
Erotic energy, or life energy, is the creative force that moves us into connection with life and with nature. It circulates within our own bodies and draws us to another. Each one of us began life through the dance of Eros between two people.

In human relationships sexual erotic energy can often be a source of misunderstanding and struggle, shame and guilt. With open hearts and deeper understanding about how erotic energy moves through our life and relationship cycles we can learn how to open to the pleasure of being fully alive in our senses, alone, and with each other. We learn to embrace the vulnerability and revelation that accompany erotic knowledge and sharing.

In this course you will be invited to learn how to nurture and engage your own erotic energy and, if you are partnered, how to share this with your loved one. We offer insight into the connection between erotic and spiritual experiencing through body centered learning, through dialogue with one another and self-reflection.

Erotic energy will ebb and flow even in the most loving couple. This could bring about suffering and misunderstanding in their relationship. We will explore how to communicate our erotic being with less shame, with honesty, and a loving heart.

Each session will focus on different topics related to Eros and Intimacy and you will be invited to continue your reflections in the time between sessions. These explorations will take place in an atmosphere of respect and every person’s choice is respected. The format will include:

  • Embodiment meditations
  • Presentations about Eros and Intimacy in Relationships
  • Experiential exercises
  • Small group sharing and reflections
  • Take home practices

Topics and Highlights

  • Overview on Perspectives of Erotic Living – The Seven Circles of Sexuality: Sensuality, Sexualization, Objectification, Intimacy, Sexual Identity, Whole Person Sexual Health and
  • Spirituality/Values
  • Sensuality: coming alive in the body through senses
  • Sexualization/Objectification: sex and power, sexuality post romance
  • Intimacy: eros in relationships, the desire for comfort vs the desire for novelty, the willingness to move from power to connection
  • Whole Person Sexual Health: physical/spiritual/relational, gender identity and roles, the role of values and spirituality in erotic life

導師介紹 About the Leaders


艾爾菲 Elfi Dillon-Shaw
海文心理諮商文憑,資深身體工作者,在個人肢體開發與全人健康教育上有20年的教學經驗,艾爾菲主要帶領的課程有:生命力的覺察,身體的工作,壓力管理,性智商,女性能量的開發,愛神的力量與親密連結,艾爾菲在1983年即加入海文,是海文的最資深導師之一。

Elfi Dillon-Shaw , Dip-C, is a massage practitioner, bodyworker and educator with 20 years’ experience fostering experiences of pleasure and well-being. She teaches programs on sexuality, body practices and stress management, including Sexual Intelligence, Stirring the Cauldron, and Eros and Intimacy (with her husband Gary Dillon). She has worked at The Haven since 1983.


李文淑 Wen-Shwu Lee
心理諮商文憑、企業教練碩士認證、企管碩士、藝術學士、文學士、身心整合夫妻療癒認證、身體經驗創傷療法認證
CEC, Dip-C, MBA, BFA, BA, PACT Level II Certification, SE Intermediate II/III Certification
加拿大The Haven學院核心導師
加拿大The Haven學院前董事
加拿大The Haven學院前中國實習生總監

文淑是一位熱情,專業,平易近人的導師。她擁有跨越東西文化的豐富人生閱歷,她的教學以人性為出發點,在她熱情關懷以及洞察人心的教學風格中,文淑有效地整合了她的專業背景與生活經驗,並巧妙地將心理咨商,教練領導,創意啓發,身體經驗,夫妻成長,等不同的學說和技巧融會應用於身心整合的全人發展工作中。多年來她在大中國地區,北美,以及全球的線上平台上教授個人及專業成長課程,引導學員從桎梏的模式,轉化壓力挑戰為有效資源,蛻變為每人的獨特魅力與健康人際關係。在加拿大著名的潛能開發機構海文學院,文淑是唯一的一位華人被認可進入海文的核心導師, 在台灣她也是樂泉咨詢顧問公司的創辦人。

Wenshwu is passionate as an educator and a life coach. She is both personal and professional. She embraces life fully and keeps enriching herself in cross-cultural environment. Her leadership style is based on humanity, on which she effectively integrates her professional trainings with personal experiences. She applies various schools of learning: coaching, counseling, creativity, SE (Somatic Experiencing), and PACT (Psychobiological Approach to Couple Therapy) in the series of heart-brain integrated personal and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programs. She designs and leads onsite workshops and online programs in greater China area, north America, and around the globe. In these programs Wenshwu witnesses so many people breaking through fixated patterns, transforming suppression to useful resources, and living fully in their unique beings. Wenshwu is so far the only Chinese approved to the Haven Core Faculty. She is also the founder of The Train Coaching & Counseling Corp. in Taiwan.

Awakening from the Past I ~ Bilingual Online Program

| 導師:Graemme Brown + Wen-Shwu Lee 李文淑
| 時間:4/10, 11, 17, 18, 2021
| 學員:112人


學員回饋 Participant Feedbacks

  • 文淑老師您好,我先生去年九月因肝硬化驟逝,去年及至今透過網路聽您和佩霞老師(幾年前曾回台灣去上過她的“愛的運轉“研習營)的許多YouTube專題演講,幫助我走過非常低潮的時期,給了我許多力量。真的很感謝您在線上開這個課程,讓無法回台參加您課程的人,能在線上上您和葛萊恩老師的課而受益。昨天聽您跟葛萊恩老師影音帶領的空椅練習,對我的幫助很大。讓我能夠透過這個練習表達對摯愛已逝的先生說出許多來不及對他說的話,幫助我抒發深藏在內心的愧疚,哀傷及感謝。
  • 親愛的文淑老師,剛聽完你們今天的影音回放,特別是在結束時您播放“You Are Not Alone“這首歌時,特別提到這首歌是要獻給來自世界各地的學員時,特別感到溫馨及感動。身在異鄉,此時全球疫情嚴重,無法回台灣探親及上成長課程。慶幸此時有機會能跟你們一起“隔空“學習。在瑞士獨自走在身心靈成長這一條路上有時覺得很孤單。但這一年多在YouTube 網路上聽您和佩霞老師演講,非常喜歡你們的樂觀,樂於助人,平易近人,親切及甜美的笑容,跟你們在網路上連結,學習成長,受益良多。很高興有你們影音的陪伴,知道“自己並不孤單“。由衷心地,感謝您及所有人付出,促成這一次課程的因緣。感恩!祝平安喜樂!
  • 謝謝老師的邀請我再次的參加海文的課程,這兩次的感覺非常不同,上次很大的部分我都在掙扎怎麼參與分享,我沒有跟大陸學員分享的經驗有非常陌生的感覺,還有自己的個性問題,上次我的確也受到同組學員熱情地要請我打開視頻(有壓力)。為了想再度的參加課程,我的確也仔細的考慮到我自己的限制及舒服的程度。我想看看這次會如何開展。這次非常不同,上課速度這次慢下來,很快心就靜了。課間自己有不少的洞見,蠻驚喜的。這兩天是一個收穫豐富的課程,是個起頭並且需要不斷操練的歷程。
  • 老師這次的課收穫滿滿,有想要跟你請教及分享驚奇的。上課前還有一點時間,我想再練習投射 ,等課程結束後再多聊。 謝謝你的安排讓我遇到這位對我頗多啓迪的老師。謝謝妳!昨天我收到加拿大海文寄來上次兩天上課的錄影,非常興奮。昨天也再看過一次,很有收穫。謝謝加拿大海文,也謝謝你們中國團隊的努力,謝謝妳的策劃與領導。


可能大多數人都有這個經驗:對家人所做的事或所說的話,我們會做出強烈又盲目的本能反應。事後又常常對自己的行為後悔不已,要不就是更堅持己見,怪罪別人!(心想如果他們把事情做對,一切不就沒事了!)

又或我明明看到某位家人對別人總有著美好的特質,可是這個人就偏偏對我如此冷漠,貶抑,甚或公開仇視我,我不明白為什麼他們就不能對我好一點?

這些強烈的本能反應好像不知從何而來,而這些反應又發生如此之快,如此激烈,似乎無法掌控!有點像是我們情緒被劫機了,我們的理智和良知在那些時候怎麼都不能正常運作呢!

這種現象的發生有一點像我們走神了或是進入了夢境。

其實我們是的!

這種「走神狀態」跟我們內在深層的渴望是息息相關的,我們的內心都渴望著愛、支持、養份、仁慈,和連結。這些渴望當然在不同文化中有著不同的表達方式,然而人類的渴求卻是超越文化藩籬並且是共通的。我們也在身體上經驗著這些渴求:在感受覺知上我們都渴望依附與連結,無論在任何年紀這些需求都是非常重要的。

其相關的程度會造成:如果童年時期我們無法在原生家庭去經驗並滿足這些人類共通的渴求時,成年後我們就會從別處尋找。表面上這個說法也許沒什麼特殊:「我們是由我們的早年生活經驗所刻畫而成。」然而真正的議題是,當我們「無意識」地去尋求別人來滿足這些期待時,這些未滿足的童年期待,在無意識的成年生活中被表達出來時,常常是我們婚姻、家庭,甚至工作關係上困難重重的來源。指責、抱怨、失望、絕望等只是這些無意識狀態的表徵,底層我們期待著那些不知情參與我們「走神狀態」的人們能夠給我們不同的結果。

更有意思的是,我們會將這些狀況演譯在我們的伴侶、同事,或小孩身上,想像他們是我們的父母,或是孩提時代的重要人物。可以想像這種現象對我們親近的人將會是多麼困難的挑戰。

然而和這樣「走神狀態」同時存在的是我們生理上的知覺與症狀。我們的本能反應是同時發生在我們的心理和身體。思考、講理和邏輯並不能完全地幫助我們從過去的束縛中覺醒。在這些無意識的走神狀態中,我們的身體確實蘊藏了許多值得探索的有用資訊。

四月份2021的中英双語課程邀請到海文的核心導師葛萊姆老師Graemme Brown和李文淑老師一起,以身心整合的方式在建構家庭關係上提供一個新的可能性。課堂中開啟探索早期家庭經驗對我們現在生活的影響,以及如何應對。我們的目標並不是改變過去,而且過去也不可能改變,而是我們能改變我們與過去的關係,這是非常可行的,讓我們開始更全然豐盛的活在當下。

課程中包括了在這個主題上幾位專家的理念,包括:薩提爾、彼得烈文、海文的黃煥祥和麥基卓、尤金堅林,和約翰凱伯辛,)並提供有效的工具可應用在生活中及課後練習。


課程主題
1. 家庭規則的影響

  • 家庭規則的兩種形式
  • 轉化規則為原則
  • 與我們內在制定規則的人建立友好的關係

2. 薩提爾的冰山模式

  • 我們內在世界與外在行為的地圖
  • 與自我和他人深度溝通的工具

3. 情緒整理

  • 安在
  • 從反應到回應

4. 專注

  • 感知的重要性
  • 日常的工具
  • 恢復能力的開發

5. 有意識的期待

  • 覺察我想要的是什麼
  • 為我想要的負起責任:打開自由之門

Most of us have been in situations where we have reacted strongly, ‘blindly’, to something that a loved-one has done or said. Often, we later regret our behavior, or we reinforce our opinion that it was the other person that did the wrong thing (and if only *they* just did the right thing, all would be harmonious!)

Or perhaps I keep seeing the best in someone who is clearly indifferent, demeaning or even openly hostile to me? And I don’t understand why they can’t just treat me kindly.

Those strong reactions seem to come from nowhere and they happen so fast and with such intensity that I seem unable to control them. It’s like being hi-jacked by my emotions: My rational, sensible mind seems to be unavailable at those times.

It is almost as if we are in a trance or a dream when this is happening.

Well, we are…

This ‘trance-state’ is related to our deeply held desire for love, support, nurturing, kindness, compassion, and connection. While they are certainly expressed differently across cultures, these are universal human ‘needs’ that transcend culture. We humans experience these needs in our bodies as well: the need for a ‘felt sense’ of connection and attachment to others is vitally important for people of any age.

To the extent that we did or did not experience these needs being met in childhood, we will seek them out as adults. On the surface, there is nothing unusual about this: We are deeply shaped by our earliest life experiences. The real issue is when we *unconsciously* seek others to meet these expectations. Unmet childhood expectations, unconsciously expressed in our adult life are often the source of much difficulty in marriages, families and even work relationships. Blame, resentment, deep disappointment, and despair are just some of the symptoms of us unconsciously expecting different outcomes with the people who are unwitting participants in our ‘trance.’

To make it even more ‘interesting’, we will act towards our partners, colleagues, and children as if they are our parents or other important figures from our childhood. As you can imagine, this is difficult and often bewildering for those who we are close to.

Along with these ‘trance-states’ come physiological sensations and symptoms. Our reactions are happening both in our minds and bodies. Thinking, reasoning, and rationalizing alone will not completely help us wake up from the impact of our past. Indeed, our bodies hold useful information about what is happening in these unconscious trances.

For the April Bilingual Online Program – our Haven Core Facilitators Graemme Brown and Wen-Shwu Lee apply a mind-body approach to provide a new perspective on our family relationships. In this workshop, we begin the exploration of how our early family experiences impact us in our present, daily life and what we can do about this. Our aim is to not change the past (impossible) but to change our relationship with the past (very possible!) and begin to live more fully in the present.

We use the work of wise elders (including Virginia Satir, Peter Levine, Bennet Wong and Jock McKeen, Eugene Gendlin and Jon Kabat-Zinn) to create tools that you can use in your daily life, beyond the workshop itself.

Topics:
1. The Impact of Family Rules

  • The two types of family rules
  • Transforming rules into guidelines
  • Befriending our inner rule-maker

2. Virginia Satir’s Iceberg Model

  • A map of our internal world and external behavior
  • A tool for deeper communication with self & others

3. Emotional Regulation

  • Grounding
  • Moving from reaction to response

4. Focusing

  • The importance of the ‘felt sense’
  • Tools for daily life
  • Developing resilience

5. Conscious Expectations

  • Becoming aware of what I want
  • Taking responsibility for my expectations: the doorway to freedom

主導老師 Leaders

葛萊姆·布朗 Graemme Brown
心理諮商文憑,身體經驗創傷治療師,自1985年以來一直與The Haven合作。他致力於「慈悲與溫和詢問」的鑽研,多年來專注於維吉尼亞·薩提爾模式、榮格的影子工作和彼得萊文的肢體經驗系統的研究。葛萊姆視他的Haven教職同仁為創意靈感的泉源,他們的風格和專業知識多種多樣。作為The Haven核心導師的成員,葛萊姆在中國和加拿大共同領導了Come Alive、Living Alive Phase I、Journey to Self、Family Reconstruction 和許多其他的成長課程。葛萊姆還是一位屢獲殊榮的錄音工程師,經營他的Zen Mastering工作室超過25年。他對音樂的熱愛和創作過程的奧秘在很大程度上體現了他在個人成長工作上所採取的模式。他目前在加拿大卑詩省的加布里奧拉島生活和工作。

Graemme Brown, Dip.C, SEP, has been associated with The Haven since 1985. He is dedicated to compassionate and gentle inquiry, focused on his experience with the philosophy of Virginia Satir, Jungian shadow work and Peter Levine’s Somatic Experiencing system. Graemme considers his Haven faculty colleagues as another source of creative inspiration with their great diversity of styles and expertise. As a member of The Haven’s core faculty, Graemme co-leads Come Alive, Living Alive Phase I, Journey to Self, Family Reconstruction, and a number of other programs on Gabriola, in China and with First-Nation communities in Northern Canada. Graemme is also an award-winning recording engineer, running his Zen Mastering studio for over twenty-five years. His love of music and the mysteries of the creative process inform much of his approach to personal development training. He lives and works on Gabriola Island.


李文淑 Wen-Shwu Lee
心理諮商文憑、企業教練碩士認證、企管碩士、藝術學士、文學士、身心整合夫妻療癒認證、身體經驗創傷療法認證
CEC, Dip-C, MBA, BFA, BA, PACT Level II Certification, SE Intermediate II/III Certification
加拿大The Haven學院核心導師
加拿大The Haven學院前董事
加拿大The Haven學院前中國實習生總監

文淑是一位熱情,專業,平易近人的導師。她擁有跨越東西文化的豐富人生閱歷,她的教學以人性為出發點,在她熱情關懷以及洞察人心的教學風格中,文淑有效地整合了她的專業背景與生活經驗,並巧妙地將心理咨商,教練領導,創意啓發,身體經驗,夫妻成長,等不同的學說和技巧融會應用於身心整合的全人發展工作中。多年來她在大中國地區,北美,以及全球的線上平台上教授個人及專業成長課程,引導學員從桎梏的模式,轉化壓力挑戰為有效資源,蛻變為每人的獨特魅力與健康人際關係。在加拿大著名的潛能開發機構海文學院,文淑是唯一的一位華人被認可進入海文的核心導師, 在台灣她也是樂泉咨詢顧問公司的創辦人。

Wenshwu is passionate as an educator and a life coach. She is both personal and professional. She embraces life fully and keeps enriching herself in cross-cultural environment. Her leadership style is based on humanity, on which she effectively integrates her professional trainings with personal experiences. She applies various schools of learning: coaching, counseling, creativity, SE (Somatic Experiencing), and PACT (Psychobiological Approach to Couple Therapy) in the series of heart-brain integrated personal and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programs. She designs and leads onsite workshops and online programs in greater China area, north America, and around the globe. In these programs Wenshwu witnesses so many people breaking through fixated patterns, transforming suppression to useful resources, and living fully in their unique beings. Wenshwu is so far the only Chinese approved to the Haven Core Faculty. She is also the founder of The Train Coaching & Counseling Corp. in Taiwan.

Transforming Addictions ~ Bilingual Online Program

| 導師:李文淑 Wen-Shwu Lee + Cathy Wilder
| 時間:2/20, 21, 27, 28, 2021
| 學員:65人


這個課程由李文淑及韋凱西兩位老師,結合她們分別來自東西方的人生經驗,以及在這個主題上的專業研究,兩位精彩的老師聯袂帶領這次精彩的課程:上癮行為的轉化!

Wen-Shwu Lee and Cathy Wilder, with their rich life experiences from the East and the West, and their professional studies on the subject, present to you this wonderful learning opportunity on Transform Addictions!





許多人說海文是他們在上癮行為轉化之路上不可或缺的學習!這些行為包含:手機,網路,咖啡,糖,食物,工作,性,浪漫關係,或是大家所熟悉的菸,酒,毒品等問題。這個課程不是對上癮行為的臨床診療,這個課程乃是針對已經在復原路上的朋友們的輔佐與跟進,課程中會介紹東西合璧的海文模式,對於您的轉化我們提出一個全面觀。您將學習到實用的工具來深入您的成長,探索您內在的資源,自我接納,並找到自己的定位。這個課程並不適用於仍積極在用藥或用酒的人。

Many people say The Haven was “the missing link” in their recovery from a variety of addictive behaviors, which include cellphone, internet, coffee, sugar, food, work, sex, romance, or the familiar problems of cigarettes, alcohols, or drugs. This program is not a replacement for clinical treatment for alcohol, drug, food, and other addictions, but rather a complement or follow-up to protocols like the 12-steps or counseling. By integrating the Haven models based on eastern and western principles and philosophy, you’ll benefit from a holistic approach to your recovery. Learn practical tools to deepen your existing growth, tap into your inner resources, and find grounding and self-acceptance. This program is not for people actively using drugs or alcohol.


課程大綱
這是一個加拿大海文和中國海文的跨國合作!感謝双方的合作我們才有機會將海文精彩的課程持續地從加拿大本土推廣到全球的平台上。

課程中會介紹東西合璧的海文模式,對於您的轉化我們提出一個全面觀。您將學習到實用的工具來深入您的成長,探索您內在的資源,自我接納,並找到自己的定位。

課程重點

  • 孤立或連結,挫折與傷痛,呈現脆弱的勇氣
  • 羞愧與自我疼惜
  • 腦神經科學與上癮行為
  • 健康關係的重建

Program Highlights
This program is a partnership between The Haven (Canada) and Haiwen (China). We are grateful of the co-sponsorship so we can continue to offer transformational programs through The Haven and internationally.

In this program, you will discover healthy beliefs and learn practical tools to build your resilience on your journey of transforming addictive behaviors.

Topics

  • Addiction, Connection, Frustration, Trauma, Vulnerability
  • Shame and Self Compassion
  • Neurobiological Perspectives on Addiction
  • Rebuilding healthy relationships

講師簡介 About the Leaders


李文淑 Wen-Shwu Lee
心理諮商文憑、企業教練碩士認證、企管碩士、藝術學士、文學士、身心整合夫妻療癒認證、身體經驗創傷療法認證
CEC, Dip-C, MBA, BFA, BA, PACT Level II Certification, SE Intermediate II/III Certification
加拿大The Haven學院核心導師
加拿大The Haven學院前董事
加拿大The Haven學院前中國實習生總監

文淑是一位熱情,專業,平易近人的導師。她擁有跨越東西文化的豐富人生閱歷,她的教學以人性為出發點,在她熱情關懷以及洞察人心的教學風格中,文淑有效地整合了她的專業背景與生活經驗,並巧妙地將心理咨商,教練領導,創意啓發,身體經驗,夫妻成長,等不同的學說和技巧融會應用於身心整合的全人發展工作中。多年來她在大中國地區,北美,以及全球的線上平台上教授個人及專業成長課程,引導學員從桎梏的模式,轉化壓力挑戰為有效資源,蛻變為每人的獨特魅力與健康人際關係。在加拿大著名的潛能開發機構海文學院,文淑是唯一的一位華人被認可進入海文的核心導師, 在台灣她也是樂泉咨詢顧問公司的創辦人。

Wenshwu is passionate as an educator and a life coach. She is both personal and professional. She embraces life fully and keeps enriching herself in cross-cultural environment. Her leadership style is based on humanity, on which she effectively integrates her professional trainings with personal experiences. She applies various schools of learning: coaching, counseling, creativity, SE (Somatic Experiencing), and PACT (Psychobiological Approach to Couple Therapy) in the series of heart-brain integrated personal and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programs. She designs and leads onsite workshops and online programs in greater China area, north America, and around the globe. In these programs Wenshwu witnesses so many people breaking through fixated patterns, transforming suppression to useful resources, and living fully in their unique beings. Wenshwu is so far the only Chinese approved to the Haven Core Faculty. She is also the founder of The Train Coaching & Counseling Corp. in Taiwan.


韋凱西 Cathy Wilder
加拿大The Haven學院核心導師

凱西是一位經驗豐富的導師、咨詢師和顧問。更難得的是她將各種心理學的方式妥善結合並將之應用到個人轉化和領導力發展中,引導健康生活和有效溝通。凱西從1994年起在加拿大以及中國帶領「潛力甦醒」、「海文教練精髓」、「關係、界線、健康,在衝突中成長」等課程。在上癮行為這個領域她的專業工作經驗與探索已超過20年,她通過創造性的學習環境來幫助人們提高生活品質,開創幸福,並做出有意義有價值的選擇。

Cathy Wilder, Haven Core Faculty, MEd, RCC, Dip-C, is a creative and compassionate group leader, counsellor and coach, who leads Come Alive, and Deep Listening: Core Skills for Coaching, and other workshops in both Canada and China. She is a skilled clinical counsellor with a specialty in addictions, alongside a deep understanding of mental health concerns, working with Fraser Health MHSU for twenty years.

Haven Fundraising Program ~ Bilingual Online Webinar

A Conversation: Ancient Wisdom for a Modern World
一個對話:現今世界的古老智慧
主講:Jock Mc’Keen + 李文淑 Wen-Shwu Lee

Opening into Presence and Wisdom
敞開心迎向當下與智慧
主講:Cathy McNally + 馮錚 Sean Feng

| 時間:1/30, 2021
| 學員:345人


This is our first Bilingual Program in 2021 – the Haven Fundraising Program, that we are offering via Zoom at the end of January. This program is not only an exciting growth program but also a meaningful fund-raising event. The program fee will be donated to support Haven’s continuous growth! We are grateful The China Team has generously offered to cosponsor this event so that we can continue to offer transformational programs both at Haven and internationally.

海文於元月底在Zoom軟體上來開立我們2021的第一個中英雙語文課程:「海文募款經典課程!」這不只是一個精彩的成長課程,更是一次有意義的募款活動,這次課程的收費將悉數捐贈給海文以支持我們的永續經營。非常謝謝我們中國團隊慷慨的協助共同贊助了這次的活動,我們才有機會將海文精彩的課程持續地從加拿大本土推廣到全球華人的平台上。






課程背景
“我站在橋的中央,兩個世界之間
一個遠古(東方代表孔子),
一個現代(西方代表榮格),
等待兩位逝者的到來
嗯,別人告訴我他們已經死了
,但對研究了他們的生平與著作多年的我來說,
他們仍然活著,是我熟悉的老朋友
 … 
這個聚會不只是為了我們,
也是為了你們,還有那些尚未來到的人,
是這兩位智者給我這樣的榮幸,
去為他人寫下
他們希望傳給後世的東西。我迫不及待想聽
然後告訴你
他們說了什麼。”

麥基卓(以上摘自《存乎一心》)

2020年,新冠病毒肆虐,對整個人類來說是一場災難,也是一個省思沉澱的契機。2021年,我們該如何存在?去往何方?如何在無常與混沌中跟隨內在的指引,砥礪前行?加拿大The Haven學院創始人麥基卓博士,結合40多年來與黃煥祥老先生(The Haven學院聯合創始人)來回穿梭於東學與西學,從心理學、精神醫學到哲學與中西醫學等東西方的智慧,演繹出不朽的洞見,於2021年1月30日與加拿大The Haven學院核心導師李文淑連袂曠世靈魂對話——《現今世界的古老智慧》

This event is being sponsored by The Haven and The China Team.
此次活動由加拿大海文與我們的中國團隊共同主辦


主講人簡介 About the Leaders


麥基卓 Jock Mckeen
加拿大The Haven學院聯合創始人

醫學博士、文學博士及具有英聯邦專業執照的針灸師,曾在英國牛津中醫針灸學院接受訓練。是具有英聯邦專業執照的針灸師,與黃煥祥博士共同創辦加拿大The Haven學院,主張一種整合身、心、靈的深度自我發展方式,強調對健康、關係和生活方式的自我責任。黃煥祥和麥基卓不僅是著述者,更是行動者和參與者。他們對周遭的人、事物皆給予充分的關注和關懷,亦對於我們的世界傾注著熱誠。他們像道家但卻入世,似儒家卻能超脫。他們是西方人卻活出東方的靈性,同時又透徹地實踐著科學和理性的精神。2012年,兩人榮獲溫哥華島大學授予的榮譽博士學位。


李文淑 Wen-Shwu Lee
心理諮商文憑、企業教練碩士認證、企管碩士、藝術學士、文學士、身心整合夫妻療癒認證、身體經驗創傷療法認證
CEC, Dip-C, MBA, BFA, BA, PACT Level II Certification, SE Intermediate II/III Certification
加拿大The Haven學院核心導師
加拿大The Haven學院前董事
加拿大The Haven學院前中國實習生總監

文淑是一位熱情,專業,平易近人的導師。她擁有跨越東西文化的豐富人生閱歷,她的教學以人性為出發點,在她熱情關懷以及洞察人心的教學風格中,文淑有效地整合了她的專業背景與生活經驗,並巧妙地將心理咨商,教練領導,創意啓發,身體經驗,夫妻成長,等不同的學說和技巧融會應用於身心整合的全人發展工作中。多年來她在大中國地區,北美,以及全球的線上平台上教授個人及專業成長課程,引導學員從桎梏的模式,轉化壓力挑戰為有效資源,蛻變為每人的獨特魅力與健康人際關係。在加拿大著名的潛能開發機構海文學院,文淑是唯一的一位華人被認可進入海文的核心導師, 在台灣她也是樂泉咨詢顧問公司的創辦人。

智慧接力,加拿大The Haven學院前總經理、資深核心導師凱西Cathy McNally結合生活與工作中實際運用的精華,於2021年1月30日當天連袂中國海文聯合創始人馮錚導師與您分享——《敞開心迎向當下與智慧》


凱西 Cathy McNally
加拿大The Haven學院資深核心導師
加拿大The Haven學院前總經理

她在多元文化環境中長大,擁有豐富的商業經驗和團隊代領的背景,對人和人之間的不同,以及我們與生俱來的天賦和才華充滿了好奇心。凱西致力於研究和探索人和人之間的連接以及如何相互理解。她招牌式的善良、關愛和幽默感讓她成為一位深受歡迎的導師。凱西於1989年來到加拿大海文學院,她相信“人跟人之間和諧相處”是必須的、緊迫的,可實現的。


馮錚 Sean Feng
中國海文學院聯合創始人
世界全人成長中心聯合會理事
加拿大The Haven學院國際心理諮詢專業班督導

馮錚是中國最早在西方學習個人與職業發展團體輔導與帶領的學者型老師之一。他於上世紀90年代初獲得加拿大The Haven學院全額獎學金,遠赴加拿大The Haven學院學習團體動力學,成為該學院第一個獲得心理諮詢師文憑和團體帶領資格的中國人。之後,馮錚又畢業於加拿大社會綜合類大學第一名 – 加拿大西門佛雷澤大學社會學專業。

在世紀之交,馮老師回到中國,成為中國海文學院聯合創始人之一,自2008年至今,馮老師一直擔任加拿大The Haven學院國際心理諮詢專業班督導。 馮老師在心理學與哲學方面有很深造詣,同時,對人滿懷慈悲與同理之心。在他的課堂上,豐富的體驗活動與深入淺出的認知資訊相得益彰; 在回饋和個案中,馮老師擅長撥開雲霧見本質,同時又以感性為連接樞紐,令學習者經驗到更加整合的收穫。

| 導師:李文淑
| 時間:6/2 ~ 26, 2020
| 學員:126人


課後回顧:
當全球疫情衝擊著我們的生活,工作與關係時,我們的中國團隊特別策劃了在這困頓的時期,能夠持續提供給面臨挑戰並渴望成長的朋友們有連結與互動的機會。繼2020年四月份「困頓中的沈澱與成長系列ㄧ」得到學員們積極的迴響後,我們又推出「困頓中的沈澱與成長系列二:親密關係的八堂課」- 這次是特別針對親密關係常遇到的八個難題來做個人化深刻的探索。謝謝在這困頓的時期裡,我們有126位熱情的學員在線上積極地參與了這次的成長與學習!

| 導師:李文淑
| 時間:3/2 ~ 13, 2020
| 學員:350人


課後回顧:
這個線上直播的開辦正值全球疫情猛烈衝擊著我們的生活,工作與人際關係,我們在中國的團隊特別策劃了這個系列課程,期待在困頓的時期,給面臨挑戰同時又渴望成長的朋友們有持續連結與成長的機會!「困頓中的沈澱與成長系列ㄧ」- 特別是針對生命中的無常與挑戰來做深入探索。謝謝在這困頓的時期裡,約有350位學員熱情參與了這次在線的成長與學習!

在困頓中的沈澱與成長 線上直播

课程引言
课程源自Dr. Bennet Wong及Dr. Jock McKeen在加拿大The Haven学院个人成长与关系互动课程的教学理念, 與加拿大 Royal Roads University在教练与领导的培训架构,其中并融合了文淑老師多年來個人的成長經驗,以及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在创意启发方面的教学观点。课程的重点在鼓励学员自我觉察与自我负责,帮助学员洞悉自己的人际关系模式,并洞察此模式如何地影响了自己的工作绩效与生活品质。在洞悉与接纳的过程中,产生内在力量,开展自我。所有课程中的体验都可以延伸运用在课后的生活中,让自己与他人的关系更和谐圆融。在支持与关怀的环境中,学员们将开展对生命、工作和人际关系不同的视角与选择,增强学员在职场与生活中全方位的效能与平衡。

课程内容

  1. 沟通与连接:身心合一的真實呈現與好奇聆聽
  2. 重新定義自己也許是改變的最高層次
  3. 從溝通模式中的感官知覺探索寬容的精神
  4. 在不安中的自我定位與關係互動
  5. 冲突中成長:轉化分歧為拓寬生命潛能的力量
  6. 從能量學談情緒的五個季節
  7. 了解憤怒與暴力、安全與界限
  8. 关系中的修行与共创,探索亲密关系的建立
  9. 整合理智與熱情的全人潛能發揮
  10. 自我中心的世界觀所帶來的孤立分離與災難
  11. 生死的智慧 – 柯文哲
  12. 「愛」這難解的習題!愛到底是什麼?

上課形式
線上課程:每堂課一小時,為期兩週,進行方式部分時間由導師簡介說明或經驗分享,針對每次相關的主題,歡迎學員們線上隨時回饋並提問,之後會留下部分時間回答問題,期待將課堂中所分享的理論與觀點深入落實在個人的生活與工作中。

學員受益

  • 将课堂所学延伸运用在课后的生活中,让自己与他人的关系更和谐圆融。
  • 进一步深入身体以及情绪的探索,了解喜怒哀惧,接纳情绪的变化,学习享受喜悦、健康的表达愤怒、走过忧伤、直面恐惧。
  • 课堂中将开展对生命、工作和人际关系不同的视角与选择,增强学员在职场与生活中全方位的效能与平衡。
  • 转化冲突为正面的影响力,关系的抗争与整合。
  • 死亡观念的整合可以拯救我们,让生命重新获得完满的内涵。
  • 逐步成为自我、他人和环境整合的全人。

| 課程時間:8/18~19, 2019
| 學員人數:27人
| 主辦單位:紀輝整形美容醫院
| 行政人員:王林


A. 關於會務安排方面的回饋
1. 酒店餐點、住宿服務之安排?
非常滿意 100% 滿意 0 一般 0 不滿意 0 非常不滿意 0

2. 您對課程開班簽到登記之環節工作人員之服務?
非常滿意 100% 滿意 0 一般 0 不滿意 0 非常不滿意 0

3. 您對會務人員之服務?
非常滿意 100% 滿意 0 一般 0 不滿意 0 非常不滿意 0

B. 關於課程內容方面的回饋
1. 您會選擇參加本次課程的原因?

  • 對現在所託付的工作有一些顧慮,不自信,怕自己做不到,太重視別人對自己的看法,想進步和改變。
  • 一是領導給予的一個機會,學習淨化心靈。二是改變自己,進化自己,學習不一樣的東西、想法,自己的個性浮躁,學習溝通。
  • 想要遇見更真實的自己,跟團隊有更好的溝通。
  • 公司安排。
  • 更多的是想要提升自己。
  • 企業組織。
  • 第一:企業安排。第二:學習慾望,工作中的困擾。
  • 學習更多的新知識,讓自己更有魅力。
  • 探索自己內心真正的聲音,想更加清晰的了解自己沒有發現的另一面。
  • 感謝領導給予參加海文課程的機會。
  • 學習如何與人溝通,人際關係,邏輯思維。
  • 企業安排。
  • 企業組織。
  • 自我進行提升,讓自己能真實了解自己。
  • 公司安排。
  • 改善自己的不足,多豐富自己,提升自己。
  • 想要改變自己,快速提升自己,修練自己的能力,讓自己成為一個獨當一面的人。
  • 集體參加。
  • 淨化心靈,解決心中的疑惑,改變團隊現況,提升自己。
  • 公司組織。
  • 單位組織,內容輕鬆愉快。
  • 單位集體活動。
  • 求知欲。
  • 一次難得的學習機會。
  • 渴望吸收能量,願意學習。

2. 對您來說,通過這次的學習,您最大的收穫或者最喜歡的是什麼?

  • 打開自己,接受自己,並且認識自己,接納別人的看法,不排斥別人的看法,找到與人溝通的方法。
  • 最大的收穫是學習到不同的溝通方式,從情境到感官知覺,把自己推測的認為和感受講述出來,比直接強勢的溝通更容易讓人接受,自己也會更開心。
  • 我學會更開朗更活潑,多表達自己的觀點和看法,有效的溝通。
  • 最喜歡的是學會如何溝通,改變了之前自己的慣性思維,課程中指導了我們如何採用這幾部曲做溝通,不只是對朋友、同事、家人,還有對客戶。
  • 學習如何和別人溝通,更容易接受真實的溝通,拉近團隊之間的距離,感受彼此更靠近。
  • 最大的收穫就是在上課之前我是一個不善於表達的人,因為怕說錯,但通過這兩天的學習,我學會瞭如何溝通,敢於說出自己真實的狀況。
  • 最大收穫是溝通方式的學習,非常有效地溝通,受益非淺。最喜歡教學的氛圍。
  • 一是團隊的心更近了,發現每個人的優點,不糾結過去,做好當下。二是溝通模式的加入,改變了我的說話方式,可讓大家更接受。
  • 學習溝通方式讓我與老公的關係更近。
  • 認真的思考問題,能靜下心來了解自己。
  • 敞開式的溝通,平時都是忙碌,並不關注自己以及身邊的同事和家人,通過學習找到了更合適的溝通方式。
  • 接受別人的意見和建議,學會接納,寬容自己,疼愛自己,學會釋放,自我調節,把心胸打開。
  • 最大的收穫是學習如何有效的溝通,體會與感受。
  • 溝通模式。
  • 最大的收穫是學會了溝通的技巧,簡單有效的溝通可以提升效率。
  • 了解自己內心想法,勇於去表達(和身邊的人)。
  • 良好的溝通能夠解決一切不必要的誤解。
  • 最大的感觸就是與人之間的溝通,如何做最好的溝通,接受他人的意見,要有界線。
  • 最大的收穫是敞開自己的心,學習溝通,有效溝通,將自己和他人心與心之間的距離拉近了。
  • 以後多與人溝通,多表達自己真實的想法,讓對方多了解你的想法。
  • 溝通方法,學會了接納,學會了溝通技巧,如何與團隊溝通與表達,不情緒化,理性分析問題。
  • 通過此次培訓,讓我學習到了更加有效的溝通方式,這種方式是柔軟的,讓人容易接受,而之前自己的溝通太強勢,以自我為中心,不考慮別人的想法。
  • 溝通方式,認識自己,團隊向心力增強,領導力提高。
  • 最大的收穫就是更加了解團隊,更加信任,也學會瞭如何溝通內心深處的想法,更加想要改變自己。
  • 很感激這次課程給自己帶來的改變,學會了以後如何跟其他學員溝通。
  • 學習到一定要勇敢的表達自己,更好的與他人溝通,接納別人的觀點,才能讓自己成長的更快。
  • 更快更多地了解了我的領導與同事們。
  • 通過學習讓自己又一次的盤點了自己的能力,對自己以後的工作有了很多的幫助,學到了如何做好一位領導人,學會給自己減壓的方式,也學會瞭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緒。

3. 請您就課程今後哪方面進行改善給予具體建議?

  • 沒有太大的建議,就是希望以後還能和文淑老師一起學習。
  • 我暫時想不到,感覺課程很好。
  • 模擬演練方面有點囉嗦。
  • 建議可以做一些遊戲。
  • 很好。
  • 溝通的五個板塊闡述的更淸楚些。
  • 課件內容可以更豐富一些,使用簡體中文。
  • 都挺好的。
  • 都挺好的,希望以後有機會繼續參加。
  • 通過今天的課程給予我很大的幫助,以後要勇於表達,多與同事、領導以及顧客溝通。
  • 挺好,無建議。
  • 時間延長。
  • 第一次接觸,目前沒有。

4. 請給導師回饋 (導師姓名:李文淑)

  • 文淑老師非常溫柔,智慧,給人感覺很舒服,如沐春風,喜歡聽她講話。
  • 非常喜歡文淑老師,很正能量,很有激情。
  • 平易近人,知性,女性魅力,很懂我,心中女神!
  • 正面,感覺老師特別智慧。
  • 非常激情,有智慧,向老師學習。

4.1 整體
非常滿意 93% 滿意 7% 一般 0 不滿意 0 非常不滿意 0

4.2 知識及經驗
非常滿意 93% 滿意 4% 一般 3% 不滿意 0 非常不滿意 0

4.3 溝通及表達技巧
非常滿意 96% 滿意 4% 一般 0 不滿意 0 非常不滿意 0

4.4 授課風範
非常滿意 96% 滿意 4% 一般 0 不滿意 0 非常不滿意 0

| 課程時間:8/17, 2019
| 學員人數:80人
| 主辦單位:紀輝整形美容醫院
| 行政人員:王林


A. 關於會務安排方面的回饋
1. 酒店餐點、住宿服務之安排?
非常滿意 69%  滿意 25%  一般 6%  不滿意 0  非常不滿意 0

2. 您對課程開班簽到登記之環節工作人員之服務?
非常滿意 75%  滿意 19%  一般 6%  不滿意 0  非常不滿意 0

3. 您對會務人員之服務?
非常滿意 75%  滿意 19%  一般 6%  不滿意 0  非常不滿意 0

B. 關於課程內容方面的回饋
1. 您會選擇參加本次課程的原因?

  • 想多了解一下與家人關係怎麼相處會更好。
  • 對自我的認知及探索、紓解壓力。
  • 積極向上。
  • 對女性魅力進行更深一步的了解。
  • 紀輝感召。
  • 從各方面提升自己。
  • 紀輝感召。
  • 喜歡學習身心靈成長的課程。
  • 了解我不知曉的知識。
  • 多了解一些知識。
  • 多學習,了解自己。
  • 提升自己。
  • 相信紀縂。
  • 想多學習知識,提高自己的魅力和修養。
  • 紀縂主辦的講座吸引著我。

2. 對您來說,通過這次的學習,您最大的收穫或者最喜歡的是什麼?

  • 最大的收穫是與愛人和家人相處要有一顆包容與愛的心。
  • 通過課程對自我以及對他人的關係在判斷與處理上有幫助。
  • 文淑、紀縂:棒棒噠!
  • 有外在美,更需要身心靈的滋養!
  • 人與人相處的理會及應對方法。
  • 視頻與分享環節。
  • 了解了性相關的知識。
  • 學習了一些以前沒有接觸過的東西。
  • 收穫到怎樣和親密關係的溝通。
  • 都不錯。
  • 關於性方面的知識。
  • 最大的收穫是學會了愛,學會了原諒,學會了關心自己。
  • 對性的理解有所加深。

3. 請您就課程今後哪方面進行改善給予具體建議?

  • 時間有限,有的問題不能更加深入細緻的討論。
  • 多組織會員學習。
  • 在現有的基礎上,提供一些關係相處的技巧與實操。
  • 希望紀縂將好的課程繼續引進分享。
  • 關於私密話題可以把燈再調暗一些;多些舞蹈互動。
  • 老師辛苦了!但還是希望這樣的活動多開展,以提升學員的知識面。
  • 挺好的。
  • 完美!
  • 可以辦一個一週左右的課程,相信有許多人會參加。
  • 希望以後還能繼續這樣的學習機會。
  • 挺好!

4. 請給導師回饋 (導師姓名:李文淑)

  • 認真、負責、專業、細緻。
  • 文淑老師講的很好,講的透徹,言簡意賅。
  • 不僅要多深呼吸,老師更要多喝水。
  • 感謝李文淑老師!
  • 非常滿意!

4.1 整體
非常滿意 86%  滿意 14%  一般 0  不滿意 0  非常不滿意 0

4.2 知識及經驗
非常滿意 93%  滿意 7%  一般 0  不滿意 0  非常不滿意 0

4.3 溝通及表達技巧
非常滿意 86%  滿意 14%  一般 0  不滿意 0  非常不滿意 0

4.4 授課風範
非常滿意 86%  滿意 14%  一般 0  不滿意 0  非常不滿意 0

| 課程時間:7/26~28, 2019
| 學員人數:22人
| 主辦單位:東莞 海文分院
| 行政人員:王林


1. 您會選擇參加本次課程的原因?

  • 课程主题符合我的需求。
  • 学习、成长、精进。
  • 助教。
  • 成长、学习。
  • 期待成为一个更优秀的领导。
  • 好奇,探索,了解。
  • 学习领导力中,人的层面。
  • 自身社会关系的困惑。
  • 希望能更深层次的认识和了解自己,并且能在工作和生活中予以实践。
  • 1. 信任朋友的推荐  2. 想挖掘自己的领导潜力。
  • 内心没有力量。
  • 想了解海文的课程。
  • 寻找提升的空间。
  • 学习如何带领公司。
  • 学习如何做助人工作,锻炼自己,回来海文与更多朋友连接。
  • 更多的了解体验海文亲密关系的课程精髓。
  • 喜欢海文,希望在职场中生活中较好地处理各种关系,个人成长學習並自我增值。
  • 提升领导力。
  • 如何遵重与倾听伙伴,激发伙伴并引领其共同向目标迈进,因此心灵领导力的名称非常吸引。
  • 1. 想听老师的课  2. 学习一下改善自己的关系。

2. 對您來說,通過這次的學習,您最大的收穫或者最喜歡的是什麼?

  • 学以致用。
  • 情绪五段体验、争取一亿投资案。
  • 成长。
  • 与人连接。
  • 认清了自己的领导风格,沟通模式,也学会了怎样去更好的沟通。
  • 沟通模式。
  • 通过活动看到不同层面的自己。
  • 社会关系也是团体的一种,要时刻把身边的人包容进来。
  • 更深刻的觉察到自己的被动模式。
  • 1.认识了一群可爱的同学们  2.更大程度的去展示自己  3.建立了一些自信。
  • 内心诊断,自己和他人爱的回应,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案。
  • 身心灵整合沟通模式的學習與演练。
  • 沟通模式,最喜欢领导风格分析。
  • 界限,通过一致性的沟通,對沟通的重现与彈性调整。
  • 1. 与文淑老师的近距离学习,如何设计课程,带领助教,在教学与生活中践行海文的精神  2. 与助教团队的合作与连接  3. 回来海文,就是回到自己心灵的家园。
  • 更深刻的理解沟通模式。
  • 更好地应用海文的沟通模式;了解了个人领导风格,知己知彼,持续改善成长。
  • 了解了海文的满通模式並練習,學會在日常生活中應用。
  • 个人卓越,聆听自己内在的声音,领导卓越,启发他人弹奏自己的旋律,团队卓越,引导团队共创和谐的交响乐曲。
  • 聆听的品质,同理认同对方的感受,带来沟通结果向良性转化。
  • 接纳不同的季节,接纳完整不完美,同理负向的情绪,喜欢和心灵搭档一起学习分享,带着善意去沟通。

3. 請您就課程今後哪方面進行改善給予具體建議?

  • 好。
  • 时间可以长一些。
  • 暂时没有。
  • 可以再多一些学员。
  • 可以有一首像《我在听》一样的歌贯穿课程,能体现出海文的精神和理念,持续不断的音乐的力量是巨大的。
  • 开课地点尽量选择一线城市,交通更方便。
  • 逻辑架构希望更清晰一些 ,
  • 内容更丰富些,练习太多。
  • 如果有课前,课后能持续与学员连接的系统,可能会对他们持续学习有帮助。
  • 亲密关系与领导力分开,这样更系统集中,分散我认为核心的点就少了,仅个人感受。
  • 很好,暂无。
  • 很滿意。
  • 笔记分享。
  • 合影在第一天和笫三天中午,可以看到学员不同的面相变化。
  • 很好!

4. 請給導師回饋 (導師姓名:李文淑)

  • 很好的老师。
  • 专业、温暖、优雅、授课风格行云流水。
  • 正面。
  • 非常棒的带领。
  • 非常有活力,亲和。
  • 温文尔雅。
  • 非常高品质的课程带领。
  • 感谢文淑老师,内心感到温暖靠近。
  • 通过这三天的课堂接触,我认为文淑老师非常的有能力,也有关注到场内每一个学员的状态,是一个很细腻、温暖的老师,我内心的感受是很靠近,喜欢。
  • 老师的爱,看见听见每个小伙伴。给予我们足够的力量。是让我们活在爱中的践行者。
  • 很有耐心,注重聆听引导,解读清晰,时间控制到位。善良美丽。
  • 优雅,友善。
  • 很有能量的,温暖的。
  • 太阳般的光芒与温暖。带领课程的清晰,力量。与学员全身心的分享,连接,贡献自己的生命经验,幽默风趣,非常靠近!
  • 亲和、努力。
  • 慈悲、洞察力强、博学、温和、幽默、思路清晰。
  • 文淑老師很有經驗,整体平衡到位。个人友善,專注及清淅。有专业、有耐心、有启蒙。
  • 亲切,慈悲;对整体场域的关注,同在品质非常温暖有爱。
  • 接地气,靠近生活,幽默。

4.1 整體
非常滿意 62%  滿意 33%  一般 5%  不滿意 0  非常不滿意 0

4.2 知識及經驗
非常滿意 57%  滿意 29%  一般 14%  不滿意 0  非常不滿意 0

4.3 溝通及表達技巧
非常滿意 62%  滿意 38%  一般 0  不滿意 0  非常不滿意 0

4.4 授課風範
非常滿意 71%  滿意 24%  一般 5%  不滿意 0  非常不滿意 0

| 課程時間:7/12,2019
| 學員人數:36人
| 主辦單位:中國海文公司 深圳-洛陽-東莞-台灣連線
| 行政人員:王林


1. 您会选择参加本次课程的原因?

  • 主办方
  • 带着内在冲突的问题前来
  • 学习心理学
  • 强化沟通模式学习
  • 化解关系转化
  • 主题喜欢,线上的方式很新奇
  • 朋友推荐
  • 喜欢海文的课程
  • 工作生活中冲突很多
  • 自我成长
  • 希望自我成长
  • 被邀请做助教(不知为啥没有列名? )
  • 对题目有兴趣,好奇心
  • 对主题感兴趣,同时对海文公司首期线上课程有好奇心,我自己正好有空
  • 形式新颖,希望尝试了解一下
  • 学习
  • 冲突这个话题本身吸引我,在生活中需要转化
  • 朋友推荐,慕名老师
  • 滋养,加深神经回路
  • 关系太重要
  • 受邀
  • 文淑导师授课
  • 希望改变周围人的关系
  • 好奇心,想提高自己,想向一然姐学习
  • 去了解自己在冲突当中的解决方法
  • 想要学习如何在冲突中成长!
  • 之前没有接触过这方面的课程,也想通过这个课程,解决自己沟通上的问题

2. 对您来说,通过这次的学习,您最大的收获或者最喜欢的是什么?

  • 成长
  • 问题的答案自己找到
  • 体验一次心灵沟通的艺术
  • 沟通的意图必须是良善的
  • 收獲是学习沟通模式
  • 连接,带来希望
  • 第一次在线课程的尝试
  • 沟通模式
  • 闪隽的带领
  • 沟通的意图,出发点,谦卑
  • 收获是,课程快结束时,我近期的冲突问题自己找到了答案;最喜欢的是放松、敞开、自由的场域
  • 首次尝试五个空间连接,很开心流动
  • 了解自己更多
  • 对线上课程这种打破空间限制很喜欢,觉得不管对学员还是老师,效率高很多
  • 了解了一种新的学习方式,远程视频更方便和快捷连接
  • 厘清不带冲突表达的诸要素
  • 沟通模式中的感受和解读模块连接
  • 体验到核对环节的重要性,大家一起做练习是件好开心的事
  • 坦诚对待,坦然面对认识当下,改善未来
  • 老师对每一位的重视
  • 打破以往的沟通模式
  • 懂得沟通是有方法的
  • 最大的收获是看到了自己在沟通当中的模式,以及自己在平常生活当中的一些不为察觉的问题,那再接下来,我是可以很好的去作一个修正
  • 好好说话,特别是對亲蜜的人
  • 最大的收获是如何好好说话!听完这节课,才发现自己从来不会好好说话

3. 您对本次网络线上课程的设计有些什么看法及感受?

  • 非常好
  • good
  • 挺好的
  • 建议加入导师讲解内容的投影,或者现场有助教板书
  • 看屏幕有点不清楚,声音不清晰
  • 课前可以有个微课;当天开始时对于场地布置要统一要求,有整体氛围,今天的四个地方学员对于场地布置都是自己发挥,有统一的小背景板或标志在现场;整体声音和图像有不清晰的地方影响体验效果
  • 第一次课程,基本上可以顺利进行
  • 有些画面清晰度和声音的看不清听不见,会影响课程效果
  • 声音画面糢糊,不清晰
  • 新鲜,如果画面声音更加清晰一点就更棒
  • 挺好,是一个突破,受益匪浅
  • 很棒的尝试,很流动
  • 很好的体验,再次学习沟通模式與应用
  • 对我们老学员来说,课程内容由于比较熟悉,会觉得有些乏味
  • 方便,容易参与,感觉轻松
  • 上午的天气报告时间有点长
  • 多堂互动,很新鲜,兴奋
  • 感受比较舒服
  • 网络语音可以再调整一下
  • 紧凑性有点欠缺
  • 祝愿越来越好!
  • 课程有收获,负向的感受是34位全部介绍和认识下来,用了很长时间,我有些急躁
  • 授课点有点多,三个就行了
  • 很不错
  • 这种方法,挺新颖的,也很方便,也感觉很亲切,同学之间的互动也非常的充分,挺不错的!
  • 感觉有点儿紧张情绪波动
  • 硬件上需要提前准备好,避免即时互动中出现故障

4. 您认为对于今后同形式的线上课程,哪些方面进行改善给予具体建议?

  • 探索发现
  • 多举行线上和线下的活动
  • 暂时没有
  • 通讯设备需要提
  • 屏幕再清晰一些
  • 同上
  • ①时间可以缩短为半天 ②天气报告可以在线下端点完成 ③各个端口可以增加配置广角摄像头和小蜜蜂收音 ④老师可以使用PPT和桌面共享的方式增加大家在线体验。
  • 设备好一点
  • 期望聚焦于冲突主题
  • 如果画面声音更加清晰一点就更棒
  • 讲话的人持麦,会很清晰
  • 声音需要改善有时听不到
  • 设备更加先进,声音清晰,画面清晰
  • 天气预报我觉得只需要同一个场地的学员之间分享就可以了,因为会觉得时间有些保贵,同时不同场地的学员,连接感会少一些,就不需听他们的天气预报了,专心听同一场地学员的天气预报,连接感强,效率也高
  • 1- 有些部分听/看不清楚,希望各个分会场可以应用更好的收音设备和摄像头,保证沟通和互动效果,2- 老师或主持人最好多些引导,例如发言顺序、讨论时间确认等
  • 模块设计上
  • 线上课程很好,以较便宜的价格获得高品质的学习体验。建议配备蓝牙设施, 在每个学员发言时有良好的音效
  • 线下组织多些指导
  • 暂时没有
  • 多给予现场练习指导
  • 课程提前预告
  • 声音需要再大,各会点人数不要多
  • 热身时间长了点
  • 可以提高音质
  • 课程能否更加紧凑一些,再多一点内容
  • 互相交流的平台有一点疏离
  • 希望在互动交流的环节老师可以適时把控和纠正

5. 請給導師回饋 (导师姓名:李文淑)

  • 100
  • 亲切、温暖和智慧
  • 感恩
  • 非常好
  • 很亲切
  • 很真实的分享自己鼓励学员挺身向前
  • 很棒喔!
  • 课程讲的很容易理解,挺好的
  • 没有围绕主题
  • 谦卑,友爱,条理清晰,沟通模式讲得清晰简单易懂
  • 非常专业、非常耐心,有亲和力
  • 第一次这样看见她,很亲切很喜悦
  • 全然投入,很棒的掌控力,同时感受到了自然和流动的舒服能量气息
  • 专业、有爱心、耐心,同时对现场把控能力很好,有界限
  • 很有功力
  • 正面
  • 温暖,慈悲,亲切,对每个学员都有看到。
  • 亲切,温暖
  • 满意
  • 专业,热情,耐心,亲和
  • 渊博,耐心
  • 完美
  • 和蔼,授课方式循序渐进很容易接受。
  • 很期待下班再见!
  • 老师非常的亲和,老师也非常的有爱,感觉老师就是洞察力也非常的敏锐
  • 有这样一位老师真的是很幸运。
  • 很亲切,有联接,被看到,很专注
  • 亲切,风趣,循循善诱,深入浅出!非常的有感染力

5.1 整体
非常滿意 41% 滿意 56% 一般 3% 不滿意 0 非常不滿意 0

5.2 知识及经验
非常滿意 59% 滿意 37% 一般 4% 不滿意 0 非常不滿意 0

5.3 沟通及表达技巧
非常滿意 59% 滿意 41% 一般 0 不滿意 0 非常不滿意 0

5.4 授课风范
非常滿意 59% 滿意 41% 一般 0 不滿意 0 非常不滿意 0